• 无论有没有假球赌球都赚不了钱

    发布日期:2022-03-17 21:37    点击次数:133

    无论有没有假球赌球都赚不了钱

    文 / 伦敦交易员 - L.H

    世界杯一结束,就有媒体统计出赌球数据:中国人30天花了364亿赌球,比4年前翻3倍。

    我知道我们中国好赌,但看到某门户网站上关于“世界杯沦为中国人的赌博盛宴”报道中披露的具体数字,还是感到不可思议。

    这届世界杯冷门频出,就光小组赛第一轮之后,德国,阿根廷以及巴西的让人跌破眼镜的比赛结果已经让庄家赚的盆满钵满,也足够让“彩迷”在天台排队。

    不过即使在过去没有那么多冷门的其他的大型足球赛事, 大多数球迷们仍然是输多赢少。
    庄家在多个方面占优是无可避免。 此外,那些让彩迷们一个不小心便进坑的心理偏差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下面我先介绍一些经典的心理偏差,让彩迷们先面对自己的“人性问题”。 接着再讨论足球博彩的本质以及本届比赛的一个经典案例。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金融投机与博彩的相通之处。
    心理偏差
    和其他赌博一样,包括金融市场投机, 赌球也是让大多数人赔钱的买卖。 他们最大的相同点是,都面向未来做预测。
    但是,作为人类,预测未来从来就不是我们的强项, 再加上本身人类自身思考模式上的缺陷, 往往使得我们预测的结果甚至不如随机选择。 比如下列心理学常见的认知偏差,就为“好赌”的我们挖下大坑:
    [ 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theory) ]
    人类倾向于从无序中看出规律,尤其是从一大堆随机的经济数据中,推出所谓的规律。Amos Tversky提供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说明许多事件的发生完全是由于运气和偶然因素的结果,而人类有一种表征直觉推理特点,即从一些数据的表面特征,直觉推断出其内在的规律性,从而产生认知和判断上的偏差。
    此外,投资者的归因偏好又加重了这种认知偏差,即将偶然的成功归因于自己操作的技巧,将失败的投资操作归于外界无法控制因素,从而产生了所谓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的心理现象。
    [ 证实偏见(confirmation bias) ]
    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而忽视那些可能推翻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 证实偏见是普遍存在的。
    比如,我们支持某只球队时,对于球队的能力总是会有一定的高估, 原因就是我们的潜意识里往往只会收集储存关于球队的正面信息, 反之亦然。 在投资上这个偏见也非常普遍世界赌场名单, 投资人对自己喜爱的公司或者投资标的有选择性的收集或者屏蔽信息,最后导致形成非常主观的投资观点。
    [ 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 即VC人常说的FOMO) ]
    这是一种由于患得患失所产生的持续的焦虑, 通常也被定义为对错失良机的恐惧。悔恨恐惧在投资界更加明显,而且它产生的后果也更加严重。
    这种偏见通常大规模的产生于牛市末期, 股票或者其他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使得没有投资的人出现错失恐惧, 因而不再考虑基本面而盲目进场追高,生怕自己错失难得的盈利机会。 但往往这也是牛市结束前的预兆之一。这个当然也出现在任何博弈游戏包括赌球里。 由于认为某一场比赛的结果十拿九稳, 担心错失机会而下注。
    以上认知偏差是我们生而为人与生俱来的“人性”,它们对大多数人的预测能力施以负面影响,让我们本就不出色的预测能力再打折扣。


    博彩的本质: 我们到底在赌什么?
    世界杯赌球和金融市场投资一样, 我们希望不管是球赛还是股票都能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比如当传统强队遇到相对弱队,作为资深球迷来说,大多数人都会得出非常合理的答案 - 强队会赢。 但问题是,如果我认为强队会赢, 就应该下注强队赢得比赛吗? 我相信这就是很多初级的彩迷的想法。 理解起来也很简单 - 强队赢了,我就盈利。
    虽然说这些话字面上没有错,但是如果博彩与投机有这么简单, 那么人人都会成为百万富翁。 作为一个零和游戏来说,如果都在赚钱,那谁在亏钱?
    就像巴菲特那句名言: 在打扑克牌时,总有一个人会倒霉,如果你环顾四周看不出谁要倒霉了,那就是你自己了。
    要了解这个问题, 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足球博彩里我们到底是在赌什么?盈利与否依靠的是运气还是实力?
    [ 运气: 运气不可靠 ]
    对于完全不懂球的人来说, 在不考虑球队实力的情况下, 随机猜测比赛结果,就是在靠运气。
    简单的例子: 丢一枚1元硬币。 50%机会正面,50%机会反面。再丢10次, 100次, 1000次的情况下,我们能猜对几次?如果是丢10次, 运气爆棚可能可以10次都猜对, 当然倒霉的可能10次都猜错。 。 但是如果我们丢100次, 1000次, 10000次之后, 气成分就会慢慢消失,最终两者猜中的几率也会收敛。
    这在统计上叫大数定律。

    有时候人运气好什么都挡不住,怎么猜怎么中。当然也有一部分时间是“逢赌必输”。 但是,从长期来说,靠运气是不能实现盈利的。
    [ 实力: 好预测并不等于好下注, 赔率决定一切 ]
    对于资深球迷来说, 由于对球员以及球队历史的了解胜于一般球迷, 那么理论上就会两只交战的球队的实力有一定了解。
    假设有两只球队:
    球队A实力强劲,经验丰富;
    球队B实力较弱,毫无经验。
    假设我们拥有非常精确的估算出球队A战胜球队B的几率为80%,战平为15%,A输给B为5%。那么下注压球队A获胜是否为最优解?然而这个貌似合理的回答是否正确我们无法判断,原因就是缺乏一个最重要的信息——赔率。
    在博彩的网站上,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每一个结果的赔率。 简单来说, 赔率就是事件概率的另一种呈现形式而已。

    那么,按照上述公式,p为获胜的概率,我们可以算出相应的比赛的赔率:
    A队赢: 0.25
    平: 5.67
    B队赢: 19
    假设我们按以上赔率下注A队获胜,我们是否有可以长期盈利呢?抛开短期的随机性,长期(比如说一千次、一万次)玩家的收益率为0。换句话说,在此情况下,这个游戏根本无利可图。为什么在能够多数猜对的情况下仍然不能盈利?原因就是,A队能在80%的情况下战胜对手已经反映在价格里了。
    这个道理不仅仅是很多彩迷不明白,很多投资者也是不明就里(关于投资的部分此处不展开,下节详细介绍)。在此情况下,除非能够每次都能够在赔率高于0.25(即长期出现庄家错误定价)的情况下下注A队,我们才能盈利。
    也就是说,想要长期赚钱,彩迷不仅仅需要"懂球",而且还要比庄家更"懂球"! 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彩迷需要比庄家预测出更接近真实几率!如果考虑手续费的情况下,彩迷的预测不仅仅要更准确,而且需要比庄家有大幅度的优势。 那么对于一场普通的球赛来说,彩迷真的可能比庄家更“懂球”吗?可能性微乎其微。
    作为财大气粗的庄家,他们对比赛的预判往往都要超过一般的彩迷(操纵比赛这个不是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因此在这里也不考虑)。比如庄家在分析上面的优势就无可比拟。在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的今天,体育数据已经成为了重要产业之一。
    作为业内的主要数据提供商——OPTA,它不仅为各国球队提供数据作为球员买卖,战术分析的基本,最重要的用处之一便是给庄家提供预测比赛的各类数据。
    OPTA提供的足球数据详细至极,甚至能够提供一场比赛某位球员系鞋带的次数。因此在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之上的模型,很多球场上一般人很难铺捉到的一些规律都难逃庄家的"法眼"。因此在给比赛“定价”上(即赔率),庄家的分析基本上都非常合理,很难有个人能在利用模型在“定价”有太多的优势。

    不同庄家的量化团队的实力也有不同。在英国,最著名的分析团队则是属于英国老牌庄家威廉希尔,伦敦金融城不少量化团队其实也是孵化于此。威廉希尔的分析团队对于比赛结果的分析往往都是业内的标杆。很多公司都在通常使用威廉希尔的公布的赔率来检查自己的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了解你所在的市场:如果你不知道谁是傻瓜,那么很可能你自己就是
    因此,庄家量化分析团队利用数据能够相对准确的估算出比赛结果的几率,普通人很难在这个上面占有任何的优势。
    那么面对庄家,韭菜是否就只有被宰割的命运呢? 我只能说,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宰就是事实。只有在少数极端情况下,韭菜对于庄家来说有一定的优势。下面我就来具体介绍一下这个情况:
    对于大型足球赛事来说,由于韭菜们都有自己的喜好,因此心理上很容易会出现我们上面提到的证实偏见(confirmation bias)。因此在下注的时候会由于自己的喜好有一定的偏差。特别是当多数彩迷都有具有同一偏差的时候,往往大多数人的下注方向都是相同的。
    作为赌博庄家,劣势之一就是在于它们必须得开门做生意。因此即使很多彩迷都赌同一个结果导致赌博公司的仓位过重,他们也不得不接单。
    但是由于风控,使得庄家不得不使用各种方法对部分冲掉他们自己的风险。对于欧洲的庄家来说,一般会有两种方式:
    1)通过场外,特别是在亚盘上对冲自己的风险敞口。亚洲盘通常量大流动性好(东亚国家相对好赌), 因此赌博公司较大的单子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问题;
    2)通过调整自己的赔率来吸引更多的反向下注。一旦某一场比赛的某一个结果的赔率与预测的赔率相差太大,那么很多自营盘(类似于金融市场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或对冲基金)则会开始买入。这样便能成就双赢的结果,赌博公司平衡了自己的仓位,自营盘也能在“低位”捡了便宜。
    这里我们以英格兰国家队在本届世界杯半决赛的比赛以及博彩公司赔率为例详细说明。


    经典案例: 英格兰国家队在本届世界杯上的表现以及赌博公司的赔率
    由于英超运作的成功,英国足球俱乐部在知名度以及成绩上都不断攀升。俱乐部成绩的提升,自然而然也使得以英国球迷高度认可英格兰的球员。加上当红的小生哈里-凯恩状态火热,英国国内媒体对英格兰队本届世界杯前景也比较看好(其实也没有哪次不是看好的,要不然三喵军团这名字咋来的。。。)。

    每逢国际足球大赛,英格兰每每都会作为比赛大热门参赛。但每次的成绩都是让球迷失望,也被誉为欧洲的中国队。

    英格兰队的纹章是三头狮子,而因为比赛成绩往往不佳,三狮军团也被球迷们戏称为三喵军团。
    但是失望归失望,英国人爱足球,因此即使在屡次失望的情况下仍然毫无保留的继续支持国家队。
    由于所在小组较弱,并且在在主教练精心策划后,最后一轮“惜败”比利时。两胜一负小组出线,英格兰所在的下半区除了西班牙以外几乎就没有传统强队。因此英国媒体发现突然英格兰也有了进入决赛的可能。特别是在7月1日西班牙遭到俄罗斯的点杀之后,同为下半区的其他球队纸面上似乎都不是英格兰的对手。

    证实偏见在此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当然英国媒体的渲染也功不可没。在小组赛阶段连续拿下突尼斯以及巴拿马,哈里凯恩进5球独霸射手榜使得英国媒体开始狂妄自大。
    “巧妙”小负给比利时被认为是战术之一。 对于上届8强仅仅惜败巴西,英格兰媒体并没有将实力平均的哥伦比亚队放在眼里。从赛前的纸面媒体的渲染到BBC上名嘴们(特别是以阿兰希勒,内维尔等前国脚为主的英格兰名宿)的各种鼓动,使得球迷们都相信自己的国家队能够战胜所有对手甚至开始喊出口号“it's coming home” - 意思是现代足球终于要回家了 - 即英格兰夺冠。
    但这最后也成为了网路恶搞的梗,当英格兰被淘汰后被恶搞成了下面的模样 - it' coming home 成了 we are coming home (我们被踢回来了)。

    在这次世界杯中英格兰球迷没有看到,或者是选择性失明的情况是:
    英格兰在比赛当中过于依赖定位球得分的事实(特别是哈利凯恩所有进球都是定位球)以及缺乏在运动战得分的能力;哈里凯恩在进入淘汰赛之后状态下滑;但是我们看到从比赛数据上, 英格兰也并没有创造出比缺少头号球星的哥伦比亚更多的机会。 反倒是哥伦比亚严密的防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哈里凯恩除了点球之外基本没有机会;仅仅在对瑞典相有对令人信服的表现, 但瑞典这只“平民球队”的实力有限...进入了半决赛之后,由于措施恐惧症FOMO ,即怕错失亲眼目睹英格兰时隔50年再次进入决赛又可以自己大赚一票的机会,大量的彩迷资金又开始押注英格兰战胜克罗地亚。
    半决赛前,本人在回家的火车上亲耳听到车厢里的一位英国小哥跟朋友打电话,吹嘘凯恩帽子戏法+英格兰90分钟内战胜克罗地亚这个“稳赚不赔“的组合。
    而庄家由于大量的资金流入英格兰,只好调整自己的赔率(降低英格兰赢赔率,提高克罗地亚赢赔率)。在开赛前,庄家开出的赔率认为90分钟英格兰(44.4%,33.3%,28.75%)。而晋级的赔率则为(英格兰60%,克罗地亚40%)。正常球迷都会认为的势均力敌的比赛,因此,作为投机客,克罗地亚的90分钟赢以及晋级赔率此时就都显得非常有诱惑力 - 即在利用庄家由于风控无奈调整赔率的情况下出现明显被低估的比赛结果而下注。
    当然比赛的结果以及数据最终就说明了一切(下图), 英格兰除了上半场45分钟占优之外, 克罗地亚队明显在剩余105分钟里占据了主动。 因此说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毫不为过。
    无奈的是运气仍然不可避免。

    那么,这类方式是否能够战胜庄家呢?答案是当然不行。
    理由很简单,就是这类机会出现的几率非常的少。由于次数过少(即我们在上面提到的大数定理),即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市场出现错误定价,我们也无法保证一定盈利。因为比赛结果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且受到大量外部随机因素的干扰。
    只有那些,以同样方式下注足够多场次依然能够持续盈利的方法,才能在赌局(市场)里长期生存。
    结尾: 投资与博彩是相同的


    同为面向未来的预测,博彩和投资在操作方面也十分类似。对作者来说,投资也同样要遵循这些规律:


    1. 能预测比赛结果并不一定能赚钱,一切都要看赔率。
    在投资里道理也是一样,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好的行业,好的公司,不一定就是好的投资标的, 公司的价格决定了一切。如果公司的未来的业绩已经充足甚至过度的反应在价格里了,那么就是不一个好的投资。这类问题通常都会出现在我个人定义为“风口”投资上。
    风口是一个大家都爱的东西,吸引人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几乎所有人都希望一夜暴富。因此在错失恐惧症的驱动下,通常投资人都会不再关心价格而为理想/情怀买单。况且,在公司运营如日中天,毫无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任何不同意见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老祖宗有智慧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这一现象就像黑洞一样,在短短的几百年的金融史上没有任何公司或行业能够逃离。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当时很多盛极一时的公司甚至都没有存活下来。而当时的巨无霸,对行业具有垄断地位的微软, 虽然目前仍然运营良好,但是对于在2000年入场的互联网投资者来说却是噩梦:虽然互联网如今正如当年大家想象的一样已经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 但投资者却为了情怀直到2016年后才解套。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通常我们意识到或者学习到一个行业、一个公司未来具有无限想象力的时候,不要忘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类预期其实已经几乎反应在价格里(市场是相对有效的)。
    “高成长”公司通常会出现过高估值 - 当然在泡沫严重的时候,也没人会考虑估值,因为投资者只想听的是盈利增长有无限可能的故事(典型的证实偏见)。因此对我来说,公司好坏固然重要,但是决定一切的仍然是价格!


    2. 接受运气的角色但不依靠运气。
    长期盈利靠的是可重复的优势。运气在投资过程中经常会左右短期的结果,也就是说投资短期盈利与否常常都是由运气导致。但不要因为短期的盈利而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


    3. 你的优势在哪里?
    在上面的英格兰例子可以看到,我们并不是靠比庄家更加聪明,建立更好的分析模型来尝试打败它,而是通过更加了解这个市场之后利用庄家自己的劣势来从中建立自己的优势。而且只有在不断重复自己的优势的情况下才能做到长期盈利。
    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一样,在这个竞争极其激烈的市场里,我们要了解自己比别人优势在哪里,为什么自己可以做到而别人做不到?
    日常生活工作中高智商固然是有更多优势的,但要在投资上成功,高智商或许并没有那么的重要。巴菲特老爷子曾经说过:“假如你的IQ有160,把其中30都卖给别人吧,因为(价值)投资用不着那么高的IQ。”
    关键在于认清自己的长期优势。


    全文完。此文为技术贴,能耐心读完非常不容易,可以顺手点个赞,就当是给自己的表扬吧^_^